AMD 在2017年秋天正式发布了“ZEN”架构的锐龙移动处理器,同竞争对手的Kabylake Refresh 一样采取了四核心八线程规格。由于锐龙架构的IPC性能相比前辈推土机系列增长明显,已经被证明与同频的Intel CPU非常接近。加上Vega 异构GPU的整合,Intel和NVIDIA 眼下制霸轻薄本的局面已经受到了AMD的强势冲击。
移动版锐龙上市能否击溃 I+N轻薄本联盟?
此前,当10nm为代表的先进制程研发方面的困难时,英特尔迅速调整了技术路线,决定将14nm制程延伸使用,采取优化迭代的方式,连续推出KabyLake(Refresh)与Coffee Lake两种旨在增加核新数量的处理器分支。在移动端,首发的八代酷睿i5/i7 8x50 U 低电压系列破天荒地在15W功耗基础上加入了完整四核心八线程规格设计。 KabyLake Refresh -U 系列中,i5 8250U到i7 8650U 依次提升100MHz 基准频率,i5 8250U 的单核睿频为3.4GHz,i7 8550U 的单核睿频为4.0GHz,i7 8650U的单核频率达到了4.2GHz。
AMD方面,新发布的锐龙移动处理器家族基本信息为:四核心八线程设计、4MB 三级缓存、搭载Vega架构10或8组CU运算单元,原生单CCX结构。 锐龙7 2700U的基准频率为2.2GHz,动态加速频率最高可达3.8GHz,GPU拥有10组CU运算单元共计640个流处理器运算单元,最高加速频率达到1.3GHz;锐龙5 2500U的基准频率为2.0GHz,最高CPU加速频率为3.6GHz,内置GPU为8组CU计512个流处理器单元,GPU加速频率最高1.1GHz。两颗处理器都原生支持DDR4 2400双通道内存。
锐龙移动处理器平台信息
不论是Intel的低电压八代酷睿还是AMD的锐龙系列移动处理器,主要适用的平台都是13到15英寸的轻薄笔记本模具产品。笔记本设计讲究性能、散热 、稳定性等多方面的综合取舍。轻薄笔记本极为有限的体积限制了散热鳍片面积,热管传递效率乃至风扇转速功率,总的散热瓶颈极为明显,尤显得自身设计在刀剑上跳舞的困难之处。在AMD 锐龙移动处理器发布之前,Intel 第八代移动版CPU的频率、功耗表现就已经刷新了人们的认知。考虑到产品定位的共性,人们一直也对AMD的表现寄予了非常高的期待。